银川首创“非遗数字基因库”:3D扫描技术助力西夏羊皮筏工艺永久保存

银川新闻网 阅读:2 2025-05-22 13:16:27 评论:0

在历史的长河中,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挑战。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文化瑰宝,银川市创新性地打造了“非遗数字基因库”,并运用3D扫描技术对西夏羊皮筏工艺进行永久保存,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
西夏羊皮筏工艺是我国宁夏 *** 自治区的一项传统手工艺,起源于西夏时期,距今已有千年历史。这种工艺以羊皮为原料,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,制成筏子,用于水上运输和捕鱼。然而,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,以及羊皮筏子本身易损、难以保存的特性,这一传统工艺正逐渐消失。

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银川市文化广电旅游部门联合相关部门,共同打造了“非遗数字基因库”。该基因库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,对西夏羊皮筏工艺进行全方位、多角度的记录和保存。

在基因库的建设过程中,3D扫描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通过3D扫描,可以精确地捕捉到羊皮筏子的每一个细节,包括形状、纹理、尺寸等。这些数据将被用于 *** 高精度的三维模型,从而实现羊皮筏工艺的永久保存。

3D扫描技术的应用,使得西夏羊皮筏工艺的传承变得更加便捷。一方面,通过数字化的手段,可以方便地复制羊皮筏子,为后人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样本;另一方面,3D打印技术还可以将羊皮筏子 *** 成实体模型,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这一传统工艺。

此外,数字基因库的建设还为西夏羊皮筏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。通过基因库,可以收集整理大量的相关资料,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。同时,还可以利用基因库中的数据,开发出以羊皮筏工艺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,进一步推动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银川市的这一创新举措,得到了国家文化部门的认可和支持。未来,银川将继续深化非遗数字基因库的建设,将更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其中,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事业贡献力量。

总之,银川首创的“非遗数字基因库”以及3D扫描技术在西夏羊皮筏工艺保护中的应用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这一模式有望为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借鉴和启示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,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越走越宽广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银川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