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川社区“二十四节气课堂”开课,传承非遗技艺,老人教孩子做蒿子面

在银川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近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二十四节气课堂”在社区内热闹开课。活动现场,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正耐心地教孩子们 *** 传统的蒿子面,传承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。
“二十四节气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,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周期,每个周期约15天,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。如今,这种古老的智慧在银川社区得到了新的传承。
活动现场,孩子们穿着节日盛装,早早地来到了社区活动中心。在老人的带领下,他们开始了今天的课程—— *** 蒿子面。蒿子面是宁夏地区的一种特色面食,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而闻名。
老人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蒿子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时间。她告诉大家,蒿子生长在山坡、路旁、田野等地方,每年的立夏时节是采摘蒿子的更佳时期。采摘回来的蒿子需要洗净、切碎,然后放入石磨中磨成糊状,再兑入适量的水和面粉,揉成面团。
在老人的指导下,孩子们开始动手 *** 蒿子面。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蒿子糊倒入面粉中,揉成面团,然后擀成面皮,切成细条。最后,将切好的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,捞出后加入调料,一碗香气扑鼻的蒿子面就完成了。
孩子们在 *** 蒿子面的过程中,不仅学到了传统技艺,还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。他们纷纷表示,这次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。
“以前只知道蒿子面好吃,今天才知道它的 *** 过程这么复杂,真是长知识了!”一位名叫小明的孩子兴奋地说。
银川社区“二十四节气课堂”的开展,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。据了解,此次课程将持续开展,让更多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老人表示,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蒿子面,让这项传统技艺得以传承。她说:“这些孩子都是我们的未来,我希望他们能将这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。”
在银川社区,“二十四节气课堂”的开课,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,也让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,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