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民族大学银川校区开建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民族文化研究高地建设
近日,我国北方民族大学银川校区正式开工建设,标志着我国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对民族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视和投入达到了新的高度。银川校区作为北方民族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致力于打造“一带一路”民族文化研究高地,为推动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。
北方民族大学银川校区的建设,是贯彻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重要举措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,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,民族文化研究成为推动文化交流、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。银川校区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重要节点,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。
银川校区占地约1000亩,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,预计投资约20亿元。校区将建设成为集教学、科研、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。校区将设有民族学、历史学、文学、艺术学等学科,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熟悉民族文化、擅长跨文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。
在学科建设方面,银川校区将充分发挥北方民族大学在民族文化研究领域的优势,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。校区将设立“一带一路”民族文化研究中心,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收集、整理、研究、传播等工作。此外,校区还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,共同推进民族文化研究。
银川校区在人才培养方面,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,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民族文化基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。校区将设立“一带一路”民族文化研究奖学金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研究项目,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。
在文化交流方面,银川校区将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,搭建起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。校区将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论坛、学术研讨会等活动,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民族文化发展问题。同时,校区还将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,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。
北方民族大学银川校区的建设,对于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。一方面,它有助于提升我国民族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平,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;另一方面,它有助于增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,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。
总之,北方民族大学银川校区的开建,标志着我国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对民族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视和投入达到了新的高度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银川校区的努力下,我国民族文化研究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,为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、促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
- • 灵武恐龙遗址创新开放VR挖掘体验,游客亲手“拼装”亚洲最大梁龙化石
- • 金凤区创新“公建民营”模式,新增普惠学位2000个,助力教育均衡发展
- • 直播带货培训助力脱贫攻坚,农民主播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
- • 灵武市白芨滩治沙英雄王有德荣获“生态文明终身成就奖”:沙漠变绿洲的绿色传奇
- • 皮影戏跨界国漫IP,《大话西游》定制版演出场场爆满,传统文化魅力再现
- • 银川扶贫车间突破400家,助力2.5万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梦想
- • 银川开设夜校技能班,农民工边务工边学技术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非遗瑰宝“黄渠桥羊羔肉”申遗成功,五代传承人直播带货助力传承与发展
- • 贺兰县中学创新引入“机器人监考”,舞弊现象实现清零
- • 福建非遗“拍胸舞”在闽宁镇小学课间绽放,西北校园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
- • 银川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,发行西北首单蓝色债券,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银川设立企业上市加速器,助力30家拟IPO公司腾飞发展
- • 灵武市携手中科院,共筑“少年科学院”培育科创未来之星
- • 洪广镇沙漠温室群荣获吉尼斯认证,番茄树单株年结果6000斤创世界纪录
- • 贺兰县“稻蟹共生”模式推广至20万亩,亩均收益达1.8万元,绿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
- • 贺兰县小学打造特色文化教育,黄河文化长廊与皮影戏、泥哇呜成校本课程
- • 闽宁镇“移民创业贷”发放突破亿元大关,零抵押助力800户家庭实现创业梦想
- • 银川回宴“九碗三行子”复原古法,荣登中华老字号保护名录
- • 华润万象城落户银川,西北首个高端免税购物中心投资60亿元,引领银川商业新格局
- • 银川设立自闭症儿童教育专项基金,每年助力300个家庭共筑希望之路
- • 中山公园百年戏楼重启,秦腔名家携手青年剧团演绎《丝路驼铃》新编,传承经典焕发新颜
- • 银川老城区元代回回营遗址发现,丝路商贸文化园即将崛起
- • 永宁县多措并举,全年培育200名高级酿酒师助力葡萄酒产业发展
- • 良田镇光伏暖民工程启动,2000户村民冬季取暖成本降低40%
- • 永宁县创新举措,全国首个“枸杞区块链溯源平台”上线,产品溢价提升60%
- • 盐池县创新举措,防返贫专项基金助力5万群众巩固脱贫成果
- • 贺兰山岩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:全球专家共解远古符号之谜
- • 宁夏手抓羊肉的“黄金肥瘦比”,是几代人的传承智慧
- • 永宁县闽宁镇“秦腔移民剧团”成立,老陕唱响《山海情》新编,传承文化共筑中国梦
- • 胜利乡黄河泥塑工作坊开课,传承母亲河淤泥中的乡土记忆
- • 闽宁镇小学闽南语合唱团亮相央视,唱响《山海情》主题曲,传承闽南文化新篇章
- • 贺兰山废弃矿区华丽转身,生态公园助力周边乡村旅游蓬勃发展
- • 银川“政银担”模式助力小微企业,贷款增速西北第一
- • 习岗镇社区食堂温情推出“孝心套餐”:60岁以上老人仅需3元即可吃饱吃好
- • 市民大厅服务再升级,“掌上政务”助力企业变更业务10分钟办结
- • 银川氢能产业示范项目启动,助力打造“零碳工业园区”
- • 灵武市煤化工园区碳捕集项目成功落地,年封存二氧化碳80万吨,助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
- • 西夏酒肆:网红餐厅再现党项族宫廷菜,预约排队等至三个月!
- • 中阿博览会签约项目落地率高达92%,引资规模突破300亿元,共筑合作新篇章
- • 欣兰广场焕新升级,增设无障碍健身器材,轮椅使用者也能独立锻炼
- • 银川建成西北最大村级养老服务中心,留守老人享“三餐配送”服务
- • 银川农村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,孵化5000名“新农人”,年带货额突破10亿元
- • 西夏区试点“弹性离校”制度,课后服务延伸至晚7点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
- • 银川大学研发抗寒枸杞新品种,零下20℃仍可丰产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贺兰山秘境:复星旅文建野奢营地,单晚房价破万元,引领高端旅游新潮流
- • 闽宁协作升级2.0版,福建百家企业组团投资银川现代农业,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
- • 水洞沟遗址原始部落文化节:钻木取火大赛与骨笛制作工坊共绘史前画卷
- • 贺兰山岩画村开启沉浸式考古研学之旅,年接待学生超10万人次
- • 李元昊数字人化身文旅大使,元宇宙西夏王朝引领千万游客探索神秘之旅
- • 闽宁镇非遗街开市,福建提线木偶与西夏皮影同台竞艺,非遗文化盛宴精彩纷呈
- • 银川文旅宣传片惊艳登陆Discovery频道,羊皮筏漂流震撼全球观众
- • 银西高铁经济带成型,4小时直达西安都市圈: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新篇章
- • 贺兰县稻渔空间4.0启动,亩产稻米800斤+螃蟹200斤创全国纪录
- • 银川教育民生工程再发力:28所学校新建改建,新增学位3.2万个
- • 贺兰县金山村“龙王祭”重现,百年祈雨仪式引学者关注
- • 回族剪纸技艺走进银川百所乡村小学,非遗传承后继有人
- • 闽宁镇葡萄酒强势入驻央企采购平台,年度订单额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银川市委书记宣布: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将超40%,开启高质量发展新范式
- • 银川跨境电商试验区启动,助力宁夏融入“一带一路”
- • 贺兰县立岗镇黄河九曲灯阵元宵重启,万人夜游祈福迎春
- • 民国宁夏省主席吉鸿昌抗日书信首展,毛笔手书“还我河山”震撼人心
- • 银川建成西北规模最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,助力全学段融合教育发展
- • 银西高铁经济带成型,4小时直达西安都市圈,开启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马家滩镇光伏板清洗队成立,助力脱贫户月均工资达4500元
- • 银川全力推广“零碳社区”,屋顶光伏覆盖率超60%,绿色生活新篇章
- • 《神秘的党项》西夏乐舞全国巡演盛大启幕,服饰复原历时三年匠心独运
- • 银川灵活就业公积金试点扩围,助力10万新业态从业者共享社保福利
- • 灵武市教育创新浪潮:机器人编程课程进校园,20所学校建创客实验室
- • 贺兰县德胜汽车产业园年营收破百亿,新能源汽车占比超60%展现产业新格局
- • 白芨滩沙漠公园骆驼骑行穿越,星空帐篷夜宿体验带你领略大漠风情
- • 德国巴斯夫投资20亿欧元建高端化学品基地,助力全球化工产业升级
- • 银川盐碱地变良田,万亩海水稻亩产突破600公斤,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银川农村短视频创作者突破万人,“三农网红”年带货额超5亿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银川开通至RCEP成员国农产品专列,年出口额目标突破10亿美元
- • 灵武市宁东基地“绿氢合成氨”项目正式开工,年产能50万吨助力农业碳中和
- • 银川盐碱地种出“海水草莓”,每斤售价超百元仍供不应求
- • “巾帼创业计划”正式启动:“枸杞姐姐”培训营助力千名女性带头人成长
- • 习岗镇社区食堂温情推出“孝心套餐”:60岁以上老人仅需5元,吃饱又暖心
- • 闽宁协作25周年:银川对口帮扶村集体收入全部超百万,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银川滩羊“托管代养”模式助力3000贫困户年均分红破万元
- • 灵武市煤化工园区碳捕集项目成功落地,年封存二氧化碳8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
- • 银川市委召开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规划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
- • 灵武恐龙化石遗址开启VR考古之旅:游客可亲手“挖掘”亚洲最大蜥脚类恐龙
- • 银川怀远观光夜市年客流量突破2000万人次,夜市经济活力十足
- 贺兰山生态修复工程助力脱贫攻坚:吸纳5000名贫困群众参与护林就业
- 深化“县管校聘”改革,助力乡村教育振兴——高级职称岗位向农村倾斜20%政策解读
- 灵武市崇兴镇“羊绒集市”重现,牧民以物易物传承百年文化
- 朔方路街道创新教育模式,教师轮岗制助力优质师资全面覆盖社区学校
- 黄河宿集焕新姿:“西夏生活周”带你穿越千年,体验党项文化魅力
- 银川迎来巨变:环球影城西部主题园区选址,侏罗纪纪景基地投资120亿
- 灵武市羊绒产业再攀高峰:20亿专项基金助力技术升级
- 西夏区携手法国波尔多,共建葡萄酒联合实验室,共享酿酒专利技术
- 灵武市郝家桥镇羊皮筏子制作技艺申遗成功,老匠人收徒传绝活,传承千年文化瑰宝
- 银川“政银担”模式助力小微企业,贷款增速西北第一
银川新闻网,银川热点新闻,银川今日新闻,银川最新新闻
